一代宗师黄胄(1925~1997)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中国画家之一。1949年黄胄参加解放军,在大西北从事部队美术工作,作品偏重表现少数民族生活风情。1975年离开部队,转业至轻工业部工艺美术公司任顾问。赴湖北于沙市、襄樊等地为工艺美术界讲学,创作了不少精品佳作。下面从庋藏多年其数百件作品中甄选谨献黄胄先生1975年作品《饲鸡图》,以飨藏家。155×64cm。老装老裱。非专业拍照,图片仅供参考,所有藏品信息以实物为准。
△黄胄作品《饲鸡图》
△黄胄作品《饲鸡图》局部-1
△黄胄作品《饲鸡图》局部-2
△黄胄作品《饲鸡图》局部-3
【吴作人(1908~1997)题诗堂】笔精墨妙。作人。钤印:吴作人
【吴作人题签】饲鸡图黄胄先生精品妙作。
【题识】一九七四年秋五指山下初稿。黄胄七五年于思远楼。
【钤印】梁黄胄印(白)、黄胄之印(朱)、黄胄珍藏书画之印(朱)
1966年7月28日《解放军报》以《彻底揭露“三家村”黑画家黄胄的***嘴脸》为题,对黄胄进行批判。1966年至1972年因***被迫搁笔。直到1972年后半年,黄胄才得以重拾久违的画笔。1973年秋后,黄胄远赴海南岛写生创作,留下了大量的速写画稿。1974年,黄胄参加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但此时“***”策划的“黑画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和***展出。黄胄作品《任重道远》等横遭批判,被迫再次搁笔至1975年。此作创作于重拾画笔的1975年,黄胄欢欣鼓舞,心情舒畅,佳作频出。堪为黄胄「饲鸡图」系列中的巅峰之作!
「饲鸡」在黄胄的作品序列中是一个富有生活闲趣的主题,他经常以相似的构图来表现这一主题,但装束和环境有所不同。但如此幅无背景衬托的《饲鸡图》则极为少见。此幅少女身着朴素衣饰,提着竹篓坐在鸡群中,青春无限而质朴无华。少女的视线低垂,俯视群鸡,群鸡围绕在少女身边,形成呼应与对照。数只鸡姿态各异,有的引颈而鸣,有的低首啄食,有的悠然踱步,有的快步跑来,有动有静,充满谐趣。
画法上,少女和群鸡均以迅疾的复笔速写而出。少女的轮廓以墨线勾勒,上衣以蓝色平涂,裤子以湿润的重墨染出,大笔写出衣纹褶皱,少女的脸部以细笔勾出,但在重色粗笔的衬托下,颇显圆润明媚。群鸡重在表现各自的动态,以或浓或淡的笔墨塑造出其不同的姿态。大红公鸡身上的羽毛他并不是用红色画,这样颜色会显得火气过重而不雅,他用的是赭石,既有红色效果,又能显出水墨画的笔情墨韵,真是妙不可言!
黄胄画鸡甚得其意趣,这源于其对农家生活的体察入微,其从60年代开始即探索鸡的表现形式,为此还亲自养鸡,近距离地观察鸡饮食、玩耍的动作和神态,这给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此画群鸡才能够千姿百态。从此作中便可见之。整幅无论是人物还是鸡群,皆造型准确,形神兼备,笔墨语言无拘无束,激情奔放又归于质朴,画中一股纯朴的生活气息迎面扑来,使人倍感亲切。
黄胄在创作时,会画很多稿子,将自觉不错的稿子留下来,从本画的题款可知,这是黄胄对比较满意初稿的再创作。此图绘于1975年,此时***尚未结束,当时的画坛作品仍以“红光亮,高大全”的政治性绘画为主,只有少数艺术家有勇气在这时期创作此类题材的作品,因此这类作品在当时是不多见的,从画面中似乎能感受到艺术家心中所向往的那种万物待兴的新生气息与乐观态度。画面简约生动的构图以及浓烈的生活气息正是画家积极生活态度的反映。
画中美丽动人的养鸡姑娘表情刻画细腻、生动形象,实属点睛妙笔。黄胄粗中见精的绘画风格,明显的与近现代比较拘谨的水墨人物画、牲畜画不同,他用潇洒大气的笔墨生动个性的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把准确精致的造型与放笔挥洒的写意笔墨结合起来,做到形似神足而又气韵生动。
把画人物和动物两方面的专长在一幅画面里发挥得淋漓尽致,是黄胄作品的一大特色。《饲鸡图》为黄胄常作题材,但左下一方「黄胄珍藏书画之印」则极其少见,可见黄胄对此幅《饲鸡图》的认可程度。加之又是「黄画吴题」的唯一面世作品,堪为精品妙作!今有幸首次释出,望识者珍之重之。
更新于: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