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帝王为彰显皇家瓷器之威赫绝伦、贵比天下,多以“年号”、“吉号”、“堂号”作为瓷器款识,但从元至正年间到清康熙年间,一只兔子以怡然自得的姿态跃居“皇家徽章”的位置,甚至一度替代了文字款,成为汪洋恣肆、五彩缤纷的中华瓷器史上一个无法超越也无法复制的另类。
“兔款”的传奇正是发生在名重天下的青花瓷上,小编不久前有幸欣赏到一件瓷器标本——青花狮子花卉纹罐(见图)。
此罐底足的款识并不是常见的纪年款,而是画兔纹。兔纹虽四肢着地呈俯卧状,但头部高高扬起,望着头顶一轮月亮,其神态可人,憨态可掬,又不入流俗,活脱脱一只“流氓兔”。
兔纹款瓷器在色彩斑斓的青花历史上虽不多见,但却有物可依,有据可查,且荣华尊贵,身份非凡,其烧造一波三折,横亘元明清三代三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两盛两衰的不朽传奇。
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吉祥寓意,是古代陶瓷艺术中常见的表现形式,早在新石器时代,石家河文化中即有陶塑的兔,二里头文化中亦有飞兔为纹饰的陶器,可见兔子伴随人类文明的记忆十分久远。然而,兔子作为专门的款识标记于瓷器底足之上,却是从元末开始,并且这与皇家“十二章纹”密切相关。
兔款青花瓷尽管身世非凡,却也多有坎坷曲折的命运,犹如出身富贵的浪荡游子,在数百年历史跌宕中难以掌控自己的命运。兔款青花瓷刚刚出现之时,为元至正年间,为数不多,但为皇家专供,在品类繁多、群星闪耀的元青花家族中并不出众。元明朝代更迭之后,兔款青花迎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以明朝成化年间为盛,天启、崇祯继之,这个时期的兔款青花十分普遍,有些尽管主题纹饰与兔款无关,却仍在器底铭记“兔款”。聊聊数笔的勾画,远胜过年号、帝号的尊贵,一只兔子的尊荣如此,甚至作为一种别致的皇家吉祥“徽章”代替文字款。
至明末乱世,群豪并起,清军入关,可谓内忧外患,崇祯帝自缢于煤山,皇家风范斯文扫地,兔款青花由盛而衰,几不可闻。清朝初定以后,人们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加上朝代更迭诸多礼制的沦丧,兔款成为民窑瓷器中颇受欢迎的类型,清廷江山未稳,自顾不暇,对此类“僭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得此时成为兔款青花瓷流落民间最为繁盛的时期。到了康熙年间,封建礼制步入常规,社会政治制度日益严厉,宫廷恢复了“十二章纹”的礼仪制度,皇帝的兖服、朝服、吉福之上正式采用了十二章纹,故瓷器上已经没有绘制“兔纹”的自由,代表皇权、象征月亮的“兔纹”不能随意用于瓷器装饰了,“流氓兔”走下神坛,封建王朝的兔款瓷器至此成为绝响。
更新于:6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