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达裕
今日更新: 0 文章: 2061 访问量: 170734

富裕达 FuDaYu.Com 专注于古典文化知识分享与交流,最全面的古玩知识文库,带您了解中华文化经典藏品,弘扬中华精神。

玉器中“仿古玉”和“赝品古玉”的区别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仿古玉爵杯

中国玉器自宋代首开仿古之先河,各种玉器的仿古和作旧工艺随即应运而生。宋代玉器仿古的初衷并非是为了牟利,而是当时文人"尚古"时代精神的体现。在宋代文人尚古精神的推动下,各种代表着古代文化精髓的古代艺术品被摹制仿造,从而满足了当时人们对传统风尚的精神需求。

天津博物馆藏宋代仿古玉琮

事物兼具两面性。随着仿古玉器的出现,各种以谋利为目标的玉器造假也随之产生,即便在宋代当时,玉器作伪制赝的情况就已经非常普遍。南宋周密的《志雅堂杂钞》和元代脱脱所撰《宋史》当中,都记载了宋人进行玉器辨伪的情况,不但证明宋代已经出现了赝品古玉.而且说明时人已经具备了辨伪的意识和行为。

明代青玉仿古花觚

那么问题来了,玉器中的"仿古玉"和"赝品古玉"究竟有什么区别呢?一直以来,仿古玉是一个经常被人误解的概念,许多人认为"仿古"就是"赝品"。事实上,这种观点是极不妥当的。仿古是指通过对古代器物和艺术品的模仿,满足人们爱素好古精神需求的一种文化行为。赝品是指以假充真,用廉价的或者假冒的仿制品,冒充真品来进行欺骗和牟利。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黄玉仿古三羊尊

仿古玉器和赝品古玉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二者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目的不同。仿古玉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文化需求,赝品古玉的目的是为了欺骗牟利。从宋代仿古玉器出现伊始,宋人最初的目的非常单纯,出于对古代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文人意趣的精神追求,开始对古代玉器进行模仿。这种文化行为最早流行于北宋末年,随着当时最高统治者对艺术品的热烈追捧,古代玉器的供需平衡被迅速打破,但真正的古玉数量十分有限,是仿古玉器开始出现。

天津博物馆藏宋代仿古玉卮

北宋末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收藏热潮兴起。随着北宋时期文人地位的不断提高,各种文化思潮和艺术理念也得以蓬勃发展。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北宋社会呈现出经济富足、文化发达的昌盛局面。而文人仕子对古人风范的推崇和追捧,大大推动了古物收藏热潮的兴起,玉器仿古之风也随之推广开来。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正所谓"需求决定价值",在北宋收藏热潮如火如荼之际,趋利者发现了古代玉器的巨大价值,于是在玉器仿古的基础上,相继开发出玉器作旧作伪的一系列技术手段。历代赝品古玉的特点是不仅造型纹饰极力摹仿古代玉器,同时还刻意地用作旧、致残、仿沁等等手段来伪造古代玉器的古旧特征。总体来看,这类赝品古玉主要在民间比较盛行。

拙劣不堪的现代赝品"玉碗"

其次,方式不同。仿古玉器主要是模仿古代玉器的艺术风格,赝品古玉则重点模仿古代玉器的古旧特征。仿古玉器多以古代玉器或青铜器为蓝本,一方面摹仿其外形和制式,另一方面玉器纹饰却往往带有鲜明的本朝特征。这说明仿古玉器是对古代玉器艺术风格的模仿,并且在模仿的同时还往往会加以创新。这种对古代艺术精髓深层次的理解,绝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摹制,而是从文化层面对历史传统的崭新诠释。

清乾隆白玉年年有余如意纹盖奁

历史上著名的"玉痴皇帝"清高宗乾隆,毕生对玉器推崇备至。在乾隆当政期间,不仅制造了数量巨大的清代玉器,同时对古代玉器的收藏也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程度。今天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玉器三万余件,其中一半是乾隆年间制作生产的,而另一半的古代玉器,也大多出自乾隆一朝的收集罗致。

清乾隆白玉镂雕狮钮活环耳三足盖炉

乾隆初年,因苏州专诸巷玉坊制作的玉器格调庸俗,从而引起了乾隆皇帝的强烈不满。他在一首御制诗中指出,这样治玉牺牲了玉器的艺术品格,并痛斥称这种行为是"玉厄"。乾隆不仅写了大量诗文对其展开阐述,并且提出了"玉器仿古"的口号。

北京故宫博物院清乾隆碧玉仿古百兽纹豆

赝品古玉则往往侧重于玉器古旧特征的伪造。无论是宋代的"老提油"还是清代的"琥珀烫",究其根本大都是出于商业目的作伪行为,旨在冒充古代玉器来行骗牟利。因此赝品古玉的人工作旧,本质上讲是对玉器的人为破坏。赝品古玉通过染色、火烧甚至故意损坏,从而仿造各种古玉沁色甚至是"残相",其目的无非是模仿古玉的岁月痕迹,而绝非是在模仿古玉的艺术风格。

现代赝品玉器

赝品古玉不仅是对玉器的伤害,对消费者而言也是一种伤害!前不久笔者给网友鉴定过一件玉器,先姑且不论其造型不伦不类、毫无美感,最可笑的是造假者一方面不学无术、狗屁不通,另一方面又对玉器作旧的"技术环节"却兴趣盎然。结果把个玉器死去活来折腾的体无完肤,然后还用脏东西浸泡涂抹,最终打造出一件色彩斑阑、肮脏不堪的"古玉",画面太美让人几欲作呕、不忍直视。为此笔者给出了最诚恳的鉴定结论:赶快扔了!好好洗手,多洗几遍。

现代赝品玉璧

最后,性质不同。仿古玉是对古代玉器的继承和发展,赝品古玉则是纯粹意义上的造假和欺骗。例如春秋玉器纹饰中的"龙首纹",到了战国逐渐演变为"谷纹",而汉代又从"谷纹"发展出了"蒲纹"和"乳丁纹"。这种对传统玉器艺术特征由继承到发展乃至创新的过程,恰恰是中国玉器继往开来的源动力!

清乾隆御制黄玉提梁禾亭卣

乾隆八年,清宫造办处开始仿古玉器的生产,乾隆不仅亲自参与设计,并且对仿古玉器精心审核,他还要求工匠严格按照《考古图》中的颜色、样式琢制。今天在故宫还可以看到许多清仿三代青铜器的仿古玉器,其上大多镌刻有"大清乾隆仿古"或"乾隆仿古"款识。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黄玉夔纹活环壶

这不仅说明清宫仿古玉器在当时十分盛行,同时还反映出正是由于乾隆对古玉的高度重视,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清代仿古玉的发展。这种从艺术角度对古代玉器的继承和发展,正是清乾隆玉器巅峰的真实写照,最终给后世留下了为数众多的文化艺术瑰宝。

清乾隆白玉双龙活环耳洗

而赝品古玉的本质是为了欺骗牟利,这种行为本身就是违背道德的极端利己主义。赝品古玉在作旧的同时常常会对玉器表面进行破坏,加之在选择玉料之际,出于"成本核算"的考量,为了更利于获利,往往使用低档料制作甚至假冒材料来制作。而这种欺诈行为不仅在古代为人所不齿,在当代更是属于消费欺诈的违法行为。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代荷叶洗

综上所述,玉器中的"仿古"和"赝品",二者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因此概念上千万不能混淆。古代玉器历来是造假作伪的重灾区,尤其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提高,造假者不断突破玉器古旧特征的技术瓶颈。

另一方面从仿古玉器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投身于玉器收藏的行列,古代玉器的纹饰、形制开始大量出现于现代玉器当中,这种对传统玉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国玉器的探索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因此非常值得肯定和推广!

更新于:4个月前